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及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摘除病变节段椎间盘髓核,术后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35~90 mL,平均50 mL.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优33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1%;VAS改善率91.8%,3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者的劳作及运动功能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在马蹄内翻足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集26例复杂马蹄内翻足患儿足踝部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备1:1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诊治、手术规划和术中参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26例患儿均在三维实体模型指导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26例患儿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的畸形结构变化一致。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结论: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复杂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可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3.
背景:机械应力改变是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观察机械应力相关基因在关节不稳所致的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中软骨下骨的表达情况,为阐述机械应力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行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切除术,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分别于术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提取软骨下骨的RNA,并采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根据现有文献报道,探索机械应力相关基因在该大鼠模型软骨下骨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q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发现3个重要的与机械应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Postn,Ihh,Bmp5,并由qRT—PCR得到验证:实验组中,Postn在术后第1周显著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周也出现高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mp5也在术后第1周显著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周及第4周也有高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hh在术后第1周及第2周同时出现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机械应力因素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与其相关的基因或其通路,可能为揭示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而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关节突间压力的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对颈椎手术节段后部结构的力学影响。方法:6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C7)作为测试对象,分为完整颈椎组、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及前路融合内固定组。在完整颈椎测试后,所有标本先后行C4/5节段Prestige-LP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C4/5节段植骨融合固定术后进行测试。将预制的压敏片置于C4/5左侧关节突关节内,标本先给予75N跟随载荷,再持续加载纯力偶进行三维运动测试。屈伸和侧屈最大运动载荷为2.0N·m、旋转最大运动载荷为4.0N·m,测量加载后的运动范围和零运动载荷、最大运动载荷时的关节突间压力。结果:与零运动载荷时相比,在运动加载后完整颈椎组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在后伸、左侧屈和右旋时均表现出左侧关节突间压力明显增大(P0.05);但前屈、右侧屈和左旋时左侧关节突间压力变化没有差异;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组各运动加载后关节突间压力与零运动载荷下压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个测试组间比较,完整颈椎组和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在各运动载荷下的关节突间压力最为接近;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组虽然在后伸、左侧屈和右旋时关节突间压力都有减小,但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成形术后关节突间压力与正常颈椎相比没有明显改变,可以有效地维持关节突间正常生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臀筋膜挛缩症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2009年7月行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最大年龄38岁,最小12岁,平均22岁,患者取侧卧位,术前标记坐骨神经走行、股骨大转子、臀肌挛缩带位置,于大粗隆顶点前上2 cm为进镜观察入路,剥离器伸入皮下筋膜组织与臀肌挛缩带之间,扩张分离皮下组织形成工作腔隙,置入关节镜系统生理盐水扩张腔隙,于大粗隆顶点后下3 cm为器械入路及排水出口.关节镜辅助下用射频消融电极逐层切断并松解臀肌挛缩纤维束带,至髋关节弹响消除、活动度接近正常为止.[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血肿形成,无神经损伤并发症.根据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手术前后疗效对照.疗效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小,术后组织反应轻,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以 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岛状皮瓣设计依赖于临床医生的抽象思维,难以定量分析和交流学习,使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受限。 目的:对 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建立该皮瓣动脉的可视化模型。 方法:选取新鲜成人标本1具,经胫前动脉与胫后动脉行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灌注后,足部64排CT扫描,并通过mimics10.0软件重建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吻合支,观察 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走形与分布情况。根据解剖结构的特点,对皮肤及其血管进行重建,获得立体形态的动脉皮瓣结构。 结果与结论:三维重建的各部位层次分明, 展肌上缘动脉弓显示良好、实体感强、皮肤和动脉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在三维重建的图像中清楚的观察各解剖结构的形态,特别是 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及其体表投影得到了很好的显示。结果表明 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岛状皮瓣三维重建对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个性化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直观的参考,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颈椎骨关节炎是使颈椎发生障碍的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 方法:抽取广州地区具有当地正式户口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颈椎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有症状者进行X射线投照,摄取颈椎正侧位片。颈椎骨关节炎的最终诊断为最严重节段有颈椎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合并影像学Kellgren & Lawrence分级Ⅱ级及以上者。 结果与结论:共分析1 342名40岁以上人群资料,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23.2%,女性多于男性(30.2% vs. 15.5%,P < 0.001)。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 < 0.001);颈5~6节段骨关节炎患病率为21.0%,明显高于周围节段;城市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P < 0.001)。调查结果说明广州地区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提出一个新的脊柱-骨盆矢状面测量参数:骶骨骨盆角(sacral pelvic angle,SPA),探讨SPA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 将脊柱侧位X线片上股骨头中点至骶骨后上角的连线(PR线)与骶骨终板垂线的夹角定义为SPA。从几何学上观测SPA与骨盆角(PA)、骶骨倾斜角(SS)之间的关系。在111例(女56例,男55例)成人志愿者的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SPA及其他脊柱-骨盆矢状面相关参数,包括:SPA、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指数(PI)、矢状面垂轴(SVA)、脊柱骶骨角(SSA)、PA、PR-S1(pelvic morphology)、总腰-骨盆前凸角(total lumbopelvic lordosis,PR-T12)。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从111例志愿者的脊柱全长X线片中随机抽取80例,由2位脊柱外科主治医师分别测量SPA 5次,间隔1个月后再次分别测量SPA 5次,取平均值,采用变异系数(CV)评价SPA指标稳定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o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判定观测者间和两次测量间的一致性。结果:SPA=PA+SS=90°- PR-S1。SPA与PI、PR-S1、PA、PT、SS、SSA呈显著性正相关(r=0.994,1.000,0.482,0.538,0.699,0.465,P均<0.05),与LL呈显著性负相关(r=-0.532,P<0.05)。SPA前后两次测量的CV分别为0.0023±0.02及0.0085±0.053,观测者间ICC分别为0.99,P<0.01及0.97,P<0.01,两次测量间ICC为0.99,P<0.01。结论:SPA是一个解剖学常数,SPA=PA+SS;SPA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SPA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同PI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接近,可作为评估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例脊柱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27例行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RFA组)。PVP组中男20例,女7例,年龄47.0±8.5岁,PVP+RFA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9.0±7.6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评价患者功能状态,观察两组患者骨水泥外渗情况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并应用Kaplan-Meier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6~18个月,PVP组11.68±3.29个月,PVP+RFA组12.19±3.33个月。PVP组VAS评分从术前的7.86±0.85分降至3.07±0.90分,PVP+RFA组从术前的7.67±0.96分降至2.96±0.94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疼痛明显缓解(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KP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提高,两组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骨水泥外渗率为42.86%,PVP+RFA组为11.11%;PVP组肿瘤复发率为32.14%,PVP+RFA组为7.41%,两组骨水泥外渗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PVP+RFA组为13个月,两组术后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RFA治疗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可取得与PVP相似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减少骨水泥外渗及术后早期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0.
背景:颈椎骨关节炎是使颈椎发生障碍的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方法:抽取广州地区具有当地正式户口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颈椎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对有症状者进行X射线投照,摄取颈椎正侧位片.颈椎骨关节炎的最终诊断为最严重节段有颈椎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合并影像学Kellgren & Lawrence 分级II级及以上者.结果与结论:共分析1 342名40岁以上人群资料,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23.2%,女性多于男性(30.2% vs.15.5%,P<0.001).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颈5~6节段骨关节炎患病率为21.0%,明显高于周围节段;城市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P<0.001).调查结果说明广州地区症状性颈椎骨关节炎患病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